精密CNC机床,特别那些是用于军工及精密加工行业的机床设备,要求高精度,高速,高刚性,高可靠性等。
01
高刚性才能用大参数去切削,高速既能减少加工时间,也有助于提高精度。
高可靠性更不用说了,大型零件的加工机床,可以说“机床一响,黄金万两”。
故障造成的被加工零件损坏,加工时间变长,生产节拍被打乱,误工误事,心力疲惫。
因此,在可接受的时间内,稳定的加工高质量的零件,才是“高精度的好机床”。
02
当下中国能不能造不出高精度机床?
精度?有。
高精度?出厂的时候有。
03
中国能不能造不出高精度机床,难点在什么地方?
机床精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组成,而不是某个因素决定,缺一不可。
1、机床的设计
这是机床精度的灵魂,日本机床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可就是精度高,还耐用,国产机床一直在模仿,从未有超越。
看起来最简单的立式加工中心,国内生产厂家遍地,简单到你买几台光机,叫上几个师傅自己就可以在家组装开机,可是日本的MAZAK立加的精度让国产机望而却步,卖的还很贵,这是高精度机床对设计细节的把握到炉火纯青!
当然国产机床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开拓,现在的北京精雕,是国产机床的骄傲!
2、机床铸件
国产机对机床铸件没有像日本欧洲国家那么重视,价格便宜,好用就行,好像丝杆导轨贵一点能接受,铸件就该便宜,不就是铁的玩意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台机床铸件是骨骼,是承受切削扭矩力和分散震动力的关键,是整机稳定性的基础,就像是一幢大楼的基础,你造三四层高的房子,地基基础当然不需要那么好,可是你是高精度机床,离开了好铸件,就算是最好的主轴丝杆导轨,整机的精度一年之后荡然无存。只是,曾经的机床铸件自然时效(一种风吹日晒去除应力的方法)理论是十年,前些年人工时效(模拟风吹日晒)几个或十几个小时,诸如此类应对短周期低成本的制造方法比比皆是。
日本德国的机床用了十年依然精度良好,铸件功不可没,对采购铸件更是非常用心,铸件采购人员很多是铸造行业的资深人士或者受过铸造专用高等教育,铸件厂也是对国外机床铸件的品质控制了然于心,一丝不苟。球墨铸铁,米汉纳铸铁的铸造缺陷控制相对难度大一些,成本也更高。同时,为了提高刚性,床身的内部结构会相对复杂一些,对铸造水平要求也会高。!大多数人不了解机床中的三点支撑技术,这个技术是指机床的床身的支撑方式。三点支撑有的优点主要是易于调平安装。但是从这个角度看,能够三点支撑的,床身刚性是必须足够好的,那就要求材料好,铸件结构设计合理。
3、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非常之重要,高精度的铸件加工,才能保证高精度的机床装配,但是精度高的机加工工序,需要更高的加工费用,高精度机床铸件的加工,都是需要大型机加工设备,进口的龙门五面体,包括新日本工机,以及高精度坐标镗床。
高精密坐标镗床加工中心有三井精机、、山琦马扎克等,这些坐标镗床的加工费用非常贵,当然也可以用国产的龙门和镗床做加工,再用导轨磨磨出精度。
以毅顺模具抛光的了解,国内很多的机床铸件加工,都是先用国产的龙门和镗床加工出一定精度,再上导轨磨床上磨出精度,这是一般机床机加工费用最便宜的,也是整个机加工设备投入比较省钱的,而高精度机床,是在高精度龙门上粗加工精加工和精修三个步骤,然后用人工铲刮达到超高精度。
两种加工方式,对机床长期的稳定性和精度保持率,相信业内人士会给出答案,反正我相信都是专业生产机床的 ,愿意多花钱在机加工上面,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4、系统
系统决定了机床的关键精度,也是我们国家最欠缺的,常规进口系统有发那科、三菱、西门子、海德汉、力士乐,国产有广数和华中数控,大部分机器有发那科。
我们的大机床国企搞了几十年,花了很多很多亿,依然没有被市场广泛认可的数控系统,国家年年花大量外汇去买发那科系统,发那科系统被广泛应用与龙门、卧加、立加、车床,钣金机床,甚至机器人,不过国产的精雕很争气,开发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系统,作为一名中国人,小小鄙视不争气的大国企的机床企业。
5、丝杆、导轨、主轴
毅顺模具抛光知道大多观点是,国外主机厂也是采购的核心零部件,为什么咱们就非得自己搞。 原因太简单了,国外的主机厂和他们的零部件供应商的联系可不是单纯的买卖。咱们能不能买到最好的东西,大家心里有数。
6、装配和调机
曾经的上海德马吉的现场装配车间,装配流程是流水线,一个机型一条线,每个工位对应的装配工序好完成,用滑轨平台推到下一个工序,中间有非常多的装配记录,现场从不用赛片调精度,调试精度是最后的关键,一般都有几位高水平的大师在调试精度,
当下中国能不能造不出高精度机床,难点在什么地方?
1.产业和市场变化
中国需要发展除了一些国防战略意义的产品,市场并不需要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
一般的五金件,工具件,拼的是低的成本,而不是高的质量,高的精度,不管消费者需要的是不是高质量,起码整个产业是完整的,是发展迅猛的,最后结果就是做铺量的老板都开上了豪车,而研发高精度机械机床的工程师有可能都转行做些小买卖去了或和本职专业毫无关系的行业了。
道理很简单,在中国,人口众多,一块钱一把的螺丝刀轻松卖一百把,一百块一把的螺丝刀可能真的一把卖不出去,搞高精度研究的工人和工程师都要吃饭养家糊口的好不,靠国家制定战略?国家财政支持?这种体制下,看你个人能撑多久,那点工资会不会被社会边缘化,这也是从机械专业毕业的到头来从事机械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
2.基础材料差
做机械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偶然看到有人说台湾,上银导轨之类,以前在有些公司用到的螺丝都是全进口的,更别说SKF轴承那些,想知道区别?同等牌号的铬钒钢内六角扳手,国产的M4的一个星期断一把,螺钉顶多拆10次定滑了,而进口的可以用十年,拆一百次不会有一点毛刺。
大家可以去看看日本神户钢铁的报道,即便人家虽然数据造假,但是他们为自家汽车制造的特种钢铁,别提中国,就是其他发达国家,工业强国也造不出来。
原因嘛,钢铁等基础材料行业大多都是国有企业,你懂的。
3.没有市场
一些机床公司除去电控,机械部分称斤卖。 要说高精度和国产的区别,一样的西门子控制系统,用操作者的话说,国产的和进口的没什么精度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进口的控制和程序比较完善,人性化,国产的凑合用,但是,进口的虽然用起来感觉好用点,一旦超负荷,撞刀,什么精度,稳定性完全就没有了,而国产的您随意,完全不怕粗活。
4. 误解和发展
曾经得机械产品,确实需要很高的精度,有人说母机的精度起码要比直接生产的精度高2,3个等级,那是曾经!
干过机械的人都知道,精度只是个概率论的方差,除了机床精度,其实测量也是个很关键的因素,不是说高精度的床就能生产高精度的零件,还得工艺合适,还得测量准确,刀具给力。随着产业产品的发展,设计会更改,工艺会优化,最终会形成一套赚钱的产业,而不是高精度的产业。说了那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几句话,不是我们做不出高精度的来,而是材料不给力,能做的吃不饱,做出来卖不掉。
04
其实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和经济问题。大学班里五六十个人,干本行的一只手不到。班里专业知识学的最好最扎实的一个人,在省赛拿过奖的那种。最后去干和机械都不搭噶的营生。现在来问为何我国造不出高精度机床,在座的各位心里难道没有一点B数吗?
用力吹大国工匠兢兢业业却自甘清贫,住四十平米房,贴一墙奖状,拿几千工资,能吹出高精度机床,能吹出精密零件吗?
不能!
因为人是会用脑子走路、用脚投票的。做整机和零部件的有限元仿真,约束、载荷的施加方式到底和实际情况是不是一样,一直没能确定,问谁也都说可能是或者可能不是...
装配时,拧螺栓的顺序到底是如何影响最后的结合面的刚度、阻尼和装配精度的,也没弄明白...定位精度我们可以做的很高了,真的很高,但是为什么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总是比较差...没有人能给出一个量化的数据,甚至定性的也很难给啊...
到底是机床的基础大件做的不好,还是关键零件做的不好,还是伺服驱动做的不好,还是数控系统做的不好? 到底这些东西怎么影响最后的结果的?
在企业里,好多东西是扯皮,负责A的人会觉得是B的问题,负责B的人会觉得是C的问题...,一直都在踢足球,然而都不能说出为啥...
毅顺模具抛光觉得只要我们把我自己上面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问题解决了.....
在这个行业里的每个从业人,做好手里的工作,把该装拧好的螺栓拧好,该接好的线接好,就没有我们造不出来的机床,就像毅顺省模抛光一样,工匠精神,18年如一日,没有我们抛不好的模具,没有我们做不好的事情!